團體個案面試,或稱 AC面試 是很多大公司高薪 Entry Level 職位的必經關卡,常見於 MA 儲備幹部的第二或第三關,也會出現在 MBA 的面試,但對很多人而言這是根本沒經歷過也沒想過的面試題。個案面試又是團體面試到底在面什麼? 會有怎樣的形式? 以及它的本質為何? 本文將親身闡述我在 MBA 兩年以及面試儲備幹部的心得,我過往只要遇到團體個案面試我都有順利通過,可以詳見我之前文章 : 2024 MA 面試心得。
瞭解本質才有辦法對症下藥準備,本文將帶你掌握團體個案面試所有你需要知道的事。
本文將帶給你的知識點 :
- 團體個案面試 (AC面試) 的形式
- 解讀商業個案的遊戲規則
- 團體個案面試的本質與經驗談
團體個案面試 (AC面試) 的形式為何?
團體個案面試的流程
團體個案面試顧名思義就是集結3-6位面試者為一組,共同在有限的時間內 (短為15分鐘,長則2小時) 討論出某項特定問題的解決方法與衍生提案,最終報給面試官,而面試官也會暗中觀察組員間的討論情形,篩選出具團隊合作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壓力管理能力的應徵者。整體流程大致為以下階段 :
- 開場 : 各自閱讀個案 (約花10%的時間)
- 和組員討論解法 (約花70%的時間)
- 製作簡報 (約花20%的時間)
整體流程跟時間分配大致定型為以上三個階段,我面過這麼多場個案面試還沒有遇過例外的狀況,討論解法跟製作簡報可以分工同步進行。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在閱讀個案不須精讀,而是要按照個案的編寫邏輯快速搜索該篇的關鍵訊息,大約60%的文字都會是雜訊,剩下的才會是關鍵訊息。
商業個案的架構
為了抓取關鍵訊息,就必須先了解商業個案的架構,多數企業的個案基本上都脫離不了以下編寫架構 :
- 背景故事闡述
- 問題說明
- 重要資訊、數字、圖表敘述
- 其他利害關係人、公司企業文化敘述等
個案的最一開始會先跟你說明該企業的歷史、過往經營績效、企業文化等,接著在第一頁末到第二頁前半提及該公司目前遇到的問題,可能是要你提出一個新服務、怎麼吸引新客群、進入海外市場、優化定價策略等,多是要你假想你是該公司高管,該怎麼解決眼前問題。
而個案中間提到的數據、圖表往往就是你必須記得的關鍵資訊,多會包含該公司的過往績效、競爭對手現況、消費者喜好、成本結構、趨勢等,這些就是你在這次個案的遊戲規則,你必須在這些規則的限制下解決你的問題。
而另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資訊,是跟人有關的,例如公司內部利害關係人的想法、公司企業文化等等,這些算是軟性的規則,不是不能改變,但是要改變人往往會較困難,你必須在提案裡給出很完整的說明才比較能說服面試官你的提案可行,所以我一般也會將其他利害關係人、公司企業文化當成不能改變的限制。
團體個案面試的本質,應徵者與面試官的想法大不同
面試官想看的是你如何應對壓力、發揮創意、和同伴和平辯論並獲得實質產出,而面試者往往只會記得這是場面試,拼命和同伴競爭,想在所有辯論中證明自己是對的,最終導致團隊崩解。
華人的教育不重視團隊合作,我們往往在學校中學到的溝通風格是比比誰比較優秀、誰讀名校、誰成績好,但個案面試完全不是這回事,在商業環境中沒有誰是對的,即使你引用了超多數據、做了超完美研究,還是很可能在真實戰場上被市場打臉。
因此請謹記,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如果你不認同某項觀點,請以個案中的數據跟限制提出跟隊友們討論,即使最終共識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也不要和隊友吵架,記得自己已經做好該做的努力,最終的簡報也請尊重團隊共識。
這邊我想舉一個自己親身經歷,過往我在某場面試中,遇到個案將消費者分三群,並以不同群的平均年紀表示各群有所差異,例如A群平均年紀50歲,B群40歲,C群35歲,要我們提出行銷策略,當時某位組員對數據質疑,他表示個案裡對消費者的年齡分群是用平均數表示,但沒有提供變異數,有可能三群其實沒差 (統計假說檢定的概念)。
我當時第一時間聽到便急忙表示,個案中已經提供這些數據,就是要我們分三群規劃不同行銷策略的意思了,不需要再考慮變異數的問題,而且商業個案本來就不會給很完整的數據,但後續討論中他佔上風並獲得組員們共識,犯了行銷的大忌 : 所有人都是 TA 等於沒有 TA,最終果不其然被面試官 Challenge。
這裡我做了個人認為最好的做法 : 即使不同意組員們的看法,我也一樣照團隊共識報了大家的版本,即使你是對的也寧願和氣共事不要大家吵架。至於最終如何扳回一城,我在 QA 階段提出自己對分群的看法以及我的策略,成功讓面試官知道我們還另有準備,讓團隊加分,同時也讓面試官對你眼前一亮。
以上是上集的部分,整理這些紀錄和心得也不知不覺花了我一整週,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的話,也歡迎追蹤我的 Threads ,後續我會繼續找時間寫完下集,預計會提及團體個案面試的腳色分配、哪些細節可以幫你加分、如何比別人多準備一點。